现阶段我国柔印技术的工艺水平概述

技术知识
现阶段我国柔印技术的工艺水平概述
    【喜工全自动丝印机收集】对于柔印现阶段的工艺水平,下面分别从印版、油墨、网纹辊、柔印机,以及以标签柔印为代表的柔印工艺控制5个方面加以介绍。

  1.已经公开的柔版最新技术
  其一,激光柔版的平顶网点技术,这是近年来很热的一个技术,是在直接制版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高光小网点的耐磨性,从而提高印版的耐印率。其二,柯达FlexcelNX柔印网点技术,它采用方形激光器技术,随机生成多边矩形,印版的最小网点直径达到10μm。其三,艾司科HD网点技术,采用圆形激光器,主曝光过程中由于氧气参与,使感光树脂反应不彻底,通过洗版使网点变尖,直径变小。其四,日本旭化成(Asahi)的水洗版技术,它的特点是具有与UV油墨表面张力相匹配的印版表面张力,所以印刷中不容易出现堵版。我对这种印版做过跟踪测试,发现其表面张力比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激光印版的表面张力低1~2mN/m。其五,杜邦的热敏版技术,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种环保技术,它通过加温使未固化的感光树脂从固体变为液体,然后在一定压力下由无纺布将液化的树脂吸出,摆脱了用洗版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水性溶剂)洗版时对印版表面张力的干扰,可以控制印版着墨区与凹陷区的表面张力不产生波动。其六,康迪泰克的橡皮版技术,它是建立在胶印马牌橡皮布基础上的,胶印橡皮布的耐印率非常高,可以达到500万~600万印,所以要降低柔印成本,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途径。其七,柔版的其他印前技术,如方圆网技术、特殊区域的混合网技术、印版表面微孔技术(实地加网技术)。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印前技术?俗话说“七分制版,三分印刷”,说的就是制版的重要性,而制版的重要性主要就体现在印前技术上。所以,我们搞印刷的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印前技术。
  柔版新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平顶网点是对激光柔版的重大修正,恢复与改善了印版UV固化强度,提高了印版耐印率。第二,柔版最基础的原理决定了印版特点,柔版水墨印刷工艺的印版耐印率是最高的,可以超过凹版60万~70万印的耐印率(不退镀,一次电雕后的耐印率),但柔版UV油墨和溶剂墨印刷工艺的印版耐印率就要差许多,其印版在第二次印刷时往往就会出现大量问题,如独立点断掉、印版开裂、磨损、耐印率不够、缺网等。第三,传统洗版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即洗版溶剂的溶解性波动。其实,柔性版供应商对洗版溶剂是有固定测试方法的,比如要定期测试几个数据,然后按照测试数值有针对性地添加某几种溶剂。但业内有多少企业坚持这样做了?据我所知很少,大家都是用完了旧的溶剂,然后换一桶新的溶剂而已,至于说缺什么补什么,只有个别企业在这么做。正因为此,就造成了印版表面张力的波动。第四,同油墨表面张力相匹配的印版表面张力研究值得关注,近几年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据我所知,一家做肯德基产品包装的企业在生产中就发现,在确定了某一种印版以后,假如换用不同表面张力的油墨,印版不堵版的概率大大上升。所以,立足于柔版基础原理的新技术是值得我们大力关注的,国内一线的柔印技术人员已经很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
  总之,质量与成本是柔版革新的内在动力,平顶网点也罢,精细小网点也罢,都是为了提高柔印的质量与降低它的成本,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本问题、实践问题。

  2.柔印油墨技术
  近年来,柔印油墨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薄膜印刷上使用溶剂型油墨可以达到600m/min干燥速度已经不成问题了,纸张印刷上以利乐包为代表的达到600m/min干燥速度的水性油墨也已经不成问题,在薄膜、铝箔等非吸收性材料上印刷的UV油墨在标签上用得很普遍,也不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柔印油墨在非吸收性材料上的附着、干燥速度,以及不黏附并滞留在印版上的特点,使柔印油墨质量体系更趋完整。

  3.新型网纹辊技术
  以前谈到网纹辊技术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印版加网线数与网纹辊线数的匹配,最早是1:4,后来提高到1:5、1:6、1:7。依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印版最小网点直径必须大于等于网纹辊网穴开口直径,以免印版最小网点塞进网纹辊网穴中。激光陶瓷网纹辊围绕网穴深度与开口直径最佳比值的网形改善,正是基于这一基础理论进行的,一般要求网穴深度是开口直径的23%~33%,最佳比值为28%。
    近年来,市场上还出现了与电雕凹版通沟技术极其相似的连通型网纹辊,如图1所示。连通型网纹辊可以把配置繁杂的网纹辊精简到4~5类,而且在同一类储墨量级别的网纹辊中,油墨转移量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为什么要强调网纹辊的储墨量呢?因为“凹转柔”像“胶转柔”那样采用传统网纹辊是不行的,必须要考虑大幅度提高油墨的颜色密度,因为凹印网点有两维性,既有面积大小,也有深浅,而柔印网点只有一维性,所以大或较大储墨量的网纹辊将是解决“凹转柔”难题的利器。连通型网纹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网纹辊技术,目前国内的网纹辊制造厂家都有这种技术。

  4.柔印机新技术
  第一,机组式机型的版辊辊枕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标签印刷机上用得很普遍,如基杜柔印机的Flower结构、麦安迪P系列、太阳机械的STF-340-8C组合式柔印机、欧米特的新机型等,都已经采用了辊枕技术(如图2所示),就是在版辊两端增加两个铁盘,起到控制齿轮节圆的作用。我觉得这种技术非常有必要推广到其他印刷机上。第二,卫星式机型的中心压印辊温度控制技术。为什么窄幅机组式柔印机可以印175线/英寸、1%网点,而宽幅卫星式柔印机就只能印133线/英寸以下的产品?难道说宽幅机的精度比窄幅机差吗?其实原因就在于宽幅卫星式柔印机中心压印辊受热后会膨胀,就会使印刷网点增大,容易造成堵版。美国PCMC柔印机上有专门的控制技术,但价格很高,所以难推广开来。幸运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中心压印辊温度控制技术,而且非常有效。今年5月我曾测试过一台柔印设备,色组间干燥温度设置在60℃,开机前测定中心压印辊的表面温度为30℃,机器运转一整天,到晚上停机前再次测定中心压印辊的表面温度,基本仍保持在30℃,绝对误差不超过1℃。第三,采用CCD照相机采样的Kiss&Go印刷压力开环控制技术。当中心压印辊受热膨胀之后,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软件使印刷色组向后退,使印刷压力保持恒定,这个技术开创了用卫星式机型印刷高线数印版的先河。第四,以AVT为代表的采用CCD照相自动检测并反馈的印刷压力闭环控制技术。先印刷一个光标,然后测定这个印刷光标,用这个印刷光标来衡量网点扩张,其实就是检测中心压印辊与版辊之间的间隙,并实现印刷压力自动调节。相较于开环控制方式,闭环控制方式更稳定,当然成本也更高。此外,基于全伺服机型的阻力矩检测并反馈,以控制柔印两个压力的精度,目前国内柔印机械制造行业也已经有相关技术了,它开创了柔印有可能走照相机行业的“傻瓜机”的操作方法。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辊枕结构与齿轮节圆控制技术。齿轮节圆控制技术的特点就是传动齿轮节圆直径等于版辊外圆直径,其实,生产中的垫版、调压等都是为了保证这一点。在此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齿轮节圆直径是不变的,而版辊外圆直径是可变的。为什么版辊外圆直径可变?这是由于印版厚度误差、双面胶弹性层精度误差,以及影响版辊圆度的其他因素(比如垫版)等造成的。标签印刷中常常碰到由于排版因素引起的版辊跳动,造成墨杠与齿轮杠。但自从柔印机上采用了辊枕技术之后,这个缺陷就被克服了。胶印的印版是有缺口的,但是胶印印版不会跳动,就是因为胶印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上有辊枕(俗称肩铁)。柔印把胶印中的辊枕借用到自己的版辊上来,所以这几年柔印的质量精度有了大幅提升。辊枕的作用主要是将版辊外圆控制在节圆范围内,辊枕技术能够将复杂的柔印两个压力的控制简化为照相机中的“傻瓜机”。

  5.不断完善的柔印工艺技术
  标签柔印反映了最高端的柔印工艺,成功实现了175线/英寸印版、1%网点渐变到零且没有硬口,成熟的“胶转柔”锻炼了日趋成熟的柔印工艺。柔印工艺的顶层设计特点有别于胶印与凹印工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依赖,所有印刷企业都说机长的作用很大,凹印机是机长“一把刀”,胶印机的水墨平衡也都由机长来控制,只有柔印强调的是工程师,对机长的要求却不高。只要柔印工程师设计好合理的柔印工艺路线并推广下去,机长只管照着工艺要求执行就行,哪怕是操作水平相差很大的机长,印刷出来的产品质量波动也是很小的。因为柔印是舶来品,从国外传过来的时候就有自己一套成熟的工艺理论,在国内市场是一种逐步成长的工艺。有幸的是,国内柔印界的不少年轻人在这上面确确实实下了功夫,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所以柔印工艺控制的一个特点就是“理论—实践—理论”,这使柔印工艺同其他印刷工艺相比,基础要扎实得多。国内一家知名柔印企业提出的口号是“Intheknow,onthego”,就是提倡讲究理论,而不是凭经验。


来源:科印网 
友情联接
全自动丝印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卷对卷丝印机广州丝印机江门丝印机IMD热压成型机IMD设备电路板丝印机
fpc丝印机
首   页 | 企业简介 | 技术资讯 | 产品展示 | 供应信息 | 生产车间 | 产品应用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百度 | 谷歌
  • 喜工机械©(www.dxiseo.com)全自动丝印机生产商
  • 公司总机:020-31199520 传真:020-31199520 Email:ew@cn-ew.com
  •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亚运大道海涌路农科所大院2号 直线:13710633718 何生
  • Copyright © 2009-2018 dxiseo.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